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及其制造方法
技術領域
[0001]本發(fā)明涉及一種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及其制造方法,屬于金屬制品加工技術領域。
背景技術
[0002] 現(xiàn)有技術中,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結構為8 X 41WS+IWR或8 X 55SWS+ IWR等,鋼絲繩直徑為60-88mm,鋼絲繩外層股為八股鋼絲繩,繩芯為六股線接觸結構,鋼絲繩股內(nèi)組成鋼絲之間呈線接觸狀態(tài)。本發(fā)明的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結構為8XK65FNS+IWRC,該鋼絲繩由一根中心股、六根或八根內(nèi)層股和八根外層股一次捻制構成,中心股和內(nèi)層股經(jīng)壓實并進行涂塑,外層股分兩次捻制,第一次捻制后進行壓實,再進行第二次捻制壓實,該鋼絲繩股呈面接觸狀態(tài),結構更加緊密,鋼絲繩接觸面積大、接觸應力小,不存在鋼絲之間的二次彎曲,鋼絲繩金屬填充系數(shù)高、有效金屬面積大,鋼絲繩的承載能力和耐疲勞性能大大提高。由于該鋼絲繩經(jīng)過壓實和填塑處理后,鋼絲繩耐磨性能和耐疲勞性能顯著提高。
發(fā)明內(nèi)容
[0003]本發(fā)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(xiàn)有技術的不足,提供一種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及其制造方法,解決鋼絲繩耐磨性能及耐疲勞性能低的技術問題,提高鋼絲繩使用壽命。
[0004]本發(fā)明的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,它的結構為8 X K65FNS+IWRC,由一根中心股、六根或八根內(nèi)層股和八根外層股構成;
所述的中心股結構為55SWS,由55根鋼絲一次捻制構成;
所述的內(nèi)層股結構為I X 41WS或55SWS,由至少41根鋼絲一次捻制構成;
所述的外層股結構為65FNS,由65根鋼絲二次捻制構成。
[0005]本發(fā)明的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的制造方法,包括如下實施步驟:
1)捻制中心股,中心股捻制成型后再經(jīng)過輥壓實,壓實率為7-13%,使中心股呈面接觸結構狀態(tài),后再進行涂塑處理,塑料層厚度為l-3mm;
2)捻制內(nèi)層股,再經(jīng)過輥壓實,壓實率為6-12%,使內(nèi)層股由線接觸結構改為呈面接觸結構狀態(tài),后再進行涂塑處理,塑料層厚度為l-3mm;
3)捻制外層股,外層股結構為1+6+6F+12-20+20,分兩次捻制,首先一次捻制1+6+6F+12結構的股內(nèi)層,然后進行輥壓實,壓實率為6-12%,然后以股內(nèi)層為中心再一次包捻兩層20+20結構的股外層,再對外層股進行輥壓實,壓實率為6-12%,后再進行涂塑處理,塑料層厚度為
4)捻制成品鋼絲繩,由一根中心股、六根或八根內(nèi)層股和八根外層股一次捻制成型,鋼絲繩股與股之間呈線接觸狀態(tài),鋼絲與鋼絲之間呈面接觸狀態(tài)。
[0006] 本發(fā)明由于鋼絲繩中心股、內(nèi)層股和外層股均經(jīng)過輥壓實,鋼絲繩鋼絲與鋼絲之間呈面接觸結構狀態(tài),各股采用一次捻制方式,使鋼絲繩股與股之間呈線接觸結構狀態(tài),鋼絲繩各股均進行了涂塑處理,使鋼絲繩結構緊密,耐磨性能和耐疲勞性能好,承載能力大, 鋼絲繩使用壽命高。
附圖說明
[0007]圖1為本發(fā)明一種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的結構示意圖。
[0008]圖中:丨一中心股、2一內(nèi)層股、3—外層股。
具體實施方式
[0009]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(fā)明一種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及其制造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:
圖1中,本發(fā)明的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,它的結構為8 X K65FNS+IWRC,由一根中心股1、六根或八根內(nèi)層股2和八根外層股3構成;
所述的中心股I結構為55SWS,由55根鋼絲一次捻制構成;
所述的內(nèi)層股2結構為I X 41WS或55SWS,由至少41根鋼絲一次捻制構成;
所述的外層股3結構為65FNS,由65根鋼絲二次捻制構成。
[0010]本發(fā)明的懸索橋吊索用鋼絲繩的制造方法,包括如下實施步驟:
1)捻制中心股I,中心股I捻制成型后再經(jīng)過輥壓實,壓實率為7-13%,使中心股I呈面接觸結構狀態(tài),后再進行涂塑處理,塑料層厚度為l-3mm;
2)捻制內(nèi)層股2,再經(jīng)過輥壓實,壓實率為6-12%,使內(nèi)層股2由線接觸結構改為呈面接觸結構狀態(tài),后再進行涂塑處理,塑料層厚度為l-3mm;
3)捻制外層股3,外層股3結構為1+6+6F+12-20+20,分兩次捻制,首先一次捻制1+6+6F+12結構的股內(nèi)層,然后進行輥壓實,壓實率為6-12%,然后以股內(nèi)層為中心再一次包捻兩層20+20結構的股外層,再對外層股3進行輥壓實,壓實率為6-12%,后再進行涂塑處理,塑料層厚度為
4)捻制成品鋼絲繩,由一根中心股1、六根或八根內(nèi)層股2和八根外層股3—次捻制成型,鋼絲繩股與股之間呈線接觸狀態(tài),鋼絲與鋼絲之間呈面接觸狀態(tài)。
[0011] 本發(fā)明由于鋼絲繩中心股、內(nèi)層股和外層股均經(jīng)過輥壓實,鋼絲繩鋼絲與鋼絲之間呈面接觸結構狀態(tài),各股采用一次捻制方式,使鋼絲繩股與股之間呈線接觸結構狀態(tài),鋼絲繩結構緊密,耐磨性能和耐疲勞性能好,承載能力大,鋼絲繩使用壽命高。